WFU

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

如何兩招之內看穿假推論、真詐騙?/ 「疫後大未來」讀書心得(上)


這本書是一個「預測、評論型作品」,我看這本書給自己的目標設定是:
學習一流的人如何評論,才不會被騙。 / 撰文 俠醫楊智鈞

關鍵字:理性,思考,論證,說理,萬萬沒想到,精準決策,疫後大未來



優秀的論述具備五大特色


作者史考特蓋洛威(Scott. Galloway)本身是個連續創業家、企業顧問、商學院教授、以及暢銷書作家。由於自己對許多大型創投基金進行過募資,所以不僅是自己的商學專業、對創新產業也很有經驗,也寫過很多本暢銷書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「四騎士」這本書。

所謂的「四騎士」(這本書裡已經稱呼為四巨頭、或四怪獸),是指四家市值超高、掌控世界的四大科技公司:Google、臉書、亞馬遜、還有蘋果。

而看這種「局勢判斷以及預測」型的書籍,其實書裡推論的結果或建議、你要不要相信採納都還是其次,因為反正預測本來就有失準的時候,我們其實不是要去看結果、而是去看看一流的評論家「論述的過程」。

看完全書之後,我超級佩服作者的「論述水準」,自己也學到很多,我嘗試著把幾個作者評論特色列舉如下:

  1. 數據資料搜集篩選
  2. 大量使用比較圖表
  3. 帶入個人實際經驗
  4. 有憑有據不發虛言
  5. 諷刺幽默具體比喻

舉幾個例子:
當作者在談論疫情後人變得更有攻擊性、更不相信人、並且更逃避現實的時候,使用下面這張比較表:


在談論「亞馬遜公司」的生意模式讓全美國 人甘願不斷送錢給他的時候,他列出「美國家庭支出比較表」:


而在論述「新學術貴族制度」的時候,表示現在的學升上大學唸書、學習品質沒有更好,反而負債累累,使用是美國學生貸款與信用卡債務、以及汽車貸款總額的比較表:


觀看作者這樣的敘事邏輯,無論你「原本同不同意作者的說法」,都有助於我們鍛鍊自己的大腦。(其實你會發現,如果原本對某件事情的直覺印象跟作者相反,那收穫更大,你會非常仔細的去檢查他舉的數據跟例子)。

這樣下來,你回頭去看臉書、新聞、政論節目中的二流、三流、甚至不入流的論述的時候,你也會開始去質疑,這個人的說法有沒有證據。而就算評論者的說法有憑有據、聽上去很有道理,你還是要小心「可能被他唬了」,怎麼虎呢?最常見的唬法有兩種:


一. 原因跟結果無關


「說理」這本書裡面提到,亞里士多德時代就提出「古典論證三步驟」,依序為:原因/ 過程/ 結果。一句完整的因果論述句型應該像這樣:「因為A,而B,所以C。」

比如下面這一句:「因為我口渴、而冰咖啡可以解渴、所以我買了一杯冰咖啡。」
但是我們一般對話裡面常常省掉B:「因為我口渴、所以我買了一杯冰咖啡。」

省略B在一般溝通中本來沒什麼問題,講原因跟結果就好,中間的過程通常聽的人可以自己「腦補」。不過,有一種情形下你會「不帶腦」,而容易被唬爛,什麼情形呢?在牽涉「政治評論」的情形下。

台灣政治分藍綠,而美國政治分紅藍。「萬萬沒想到」這本書裡引述一則美國研究,使用功能性磁振造影技術來觀察受試大學生,發現他們在閱讀「不利於所支持政黨的證據訊息」的時候,負責思考的大腦顳葉是關閉的、而負責情緒的邊緣系統跟前額葉則非常活躍,還真的「不帶腦」。

所以,這種情形下,你就容易被那些原因與結果無關、或原因推不出結果的話術唬了。

「因果話術」唬人的威力有多大?真的很大。美國早期進行過一項研究,在還要圖書館排隊影印資料的年代,請受試者拿一堆資料嘗試去插隊,然後講一句插隊的理由,比看看成功插隊的成功率。

第一組只說「可以讓我先印嗎?」,成功率30%。可以想像,太白目了。
第二組改說「抱歉可以讓我先印嗎?因為我很趕時間」,成功率來到 96% ,不愧是美國。
第三組則說「抱歉可以讓我先印嗎?因為我想印這些」,成功率你猜多少?90% !

也就是說,瞎理由好過沒有理由,「因果話術」的威力太強大了,必須小心。


二. 論點與論據無關 (說法與依據)


有些人評論的時候會舉例、讓你乍聽之下很有道理。不過你要小心評估,他舉的例子,到底能不能說明他的主張?

比如之前有個人長得美美的朋友傳一則「評論」給我,說「她的藥廠朋友覺得這篇講得很好」,嗯... 姑且不論這種像是老媽跟你說「隔壁鄰居說很好」的推薦理由怎樣,我們就不帶感情地就「推論過程」來看這則評論中的某一小段:

*警告:因為這是「政策相關舉例」,所以在看下去之前,請先確定自己「夠理性」才行喔!(好吧,應該不會有人會承認自己不理性,不過我敢保證,非常多人看完一定很不舒服,如果你還是很有把握自己是理性人的話,那就繼續看下去吧)


好,讀完上文我們可以這樣分析該作者的論述過程:
  1. 論點(主張):支持開放緊急授權(EUA)給國產疫苗。
  2. 論據(依據):因為美國「當初」沒有開放緊急授權給AZ,而「後來」的研究證明 AZ 跟 BND 一樣好,所以美國很可能錯失良機少就很多人。
嗯,我想你如果真的理解我們上面兩個項目「原因與結果無關」、以及「論點與論據無關」在講什麼,就不難發現:姑且不論他的論據那一段,以後來的研究評價早前的決策,根本就是邏輯顛倒的馬後砲。

就算真的美國「錯失良機」,也是錯失「打AZ」的良機。不能以此證明國產疫苗就有如 AZ 一樣,而我們應該開放緊急授權給國產疫苗。

而如果他真的要舉出「足以支撐主張的依據」,就應該拿出國產疫苗真正有效果的數據來,然而他並沒有這麼做。

等一下,你是否已經生氣了呢?那你很可能已經得了「政治正確病毒」喔!

請注意,我無意在指政府到底該不該開放緊急授權給國產疫苗、甚至國產疫苗到底有沒有效也不是本篇的主旨,我當然是很希望所有打在台灣人身上的疫苗都是有效的,無論是哪一國家生產、發明的。但是,我們在這裡要強調的是,一個「推論過程是否合理」。

其實你如果還是覺得這個人講得很有道理的話,那麼對你來講,國產疫苗最後沒效也就算了、頂多就是打臉而已,更可怕的還是最後證明真的有效!

為什麼?那麼你很可能就會因爲「後來結果正確」而非常高興,而犯了「用正確結果、來合理化錯誤推論過程」的病,這是很可怕的。這表示你很可能看巨石強森臥推300公斤來練胸肌、結果你自己也去如法泡製、然後壓斷自己的手臂。

「精準決策」一書,不斷提醒我們的一大宗旨就是:絕對要避免由結果來評價決策過程的正確性。

值得一提的是,這個醫師還說,現在許多的「治療規範」都是死的,新的證據不斷出現、過幾年還是會改,所以暗指「不見得需要按照規範做事」,嗯 ... 那麼我真的是蠻替讓他看病的人捏一把汗的。(好吧,或許對方不像我們這種做事小心翼翼的保守醫生、是比較有「創新嚐鮮」精神的偉大醫師吧 ...) 

關於治療規範,非醫學領域的讀者可能比較不理解,我就再說句題外話:醫學上之所以要制定「治療指引」,最大的目的就是為了提供治療準則、保障病患的治療品質,同時避免因為個別醫師的自由心證改變治療方案、而可能造成病患的傷害。

如果一個臨床醫師真的要對病患採取「治療規範以外」的治療行為,就必須好好地告訴病患「非這麼做不可的理由」,比如說:「我幫你開這個刀、或吃這個藥,現在醫學上沒有證據證明有效,不過因為某某理由,我覺得這樣做比較好,你同意嗎?」

而如果你想改變治療規範,那麼就必須主持「臨床醫學研究」,通過人體試驗委員會審核、並且讓參與實驗的病患知道他們是在「參加臨床實驗」。總之,治療指引不是一個醫生高興遵守就遵守、不高興遵守就可以不遵守的。


推論精彩也風趣好笑的舒服讀物


回到這本書,作者除了推論精彩、引述證據充分貼切之外,還帶有獨特的美式諷刺幽默、以及使用大量的比喻筆法,以至於你看書的過程一點都不會無聊、還不時哈哈大笑。

比如,他在說大部分的創業家在募資的時候,都喜歡把公司使命吹得很唬爛。

比如 Spotify 當初說他們的使命是「開啟人類的創造力潛能,提供一百萬創意藝術家機會,實現他們的藝術,讓數十億粉絲有機會享受、並從這些創作者身上得到啟發。」

作者就酸說:「好吧,多少算是真的。不過我還看不太出來席琳 狄翁怎麼開啟人類的創造力。」(暗指其實 Spotify 裡面多數內容都還是有名歌手專輯。) 

同時,他還使用了大量有趣、具體的比喻。比如說,在投資人看走眼「獨角獸」企業的時候,他們會說服自己在森林裡看到的熊是獨角獸。(XD)我在我的課程「9到99歲都能輕鬆理解的專業解說力」裡面,也非常強調比喻的重要性,並且教授學員一套練習比喻的系統化做法。

俠醫小結:

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個啟發,也是我原來在封面「貼的那張便利貼」所設定的讀書目標,就是「學習作者怎樣論述」,先寫到這裡。

提醒大家,無論你支持哪個觀點、或贊同還是反對那個論點(其實如果你喜歡那個論調,更要注意,自己是否因為單純只是喜好、就放鬆對論點的檢視),你一定得好好用本文的這兩招來檢視一下,自己是不是被唬爛了,祝大家鍛煉出一個清楚理性的腦袋。

下一篇的本書心得下集,我們將討論、這本書給我的「如何在變動時代,參與成長、對沖風險的個人理財策略」。我們下次見。

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,歡迎在下面幫我們按讚、分享、留言。

「9到99歲都能輕鬆理解的專業解說力」課程報名連結: